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智能 > >> 内容页

耗资近9亿修缮的古城,不容轻慢相待

2023-08-22 07:45:58 来源:中国青年报公众号


(相关资料图)

从2015年至2021年,甘肃天水市拨付西关古城保护资金超过8.88亿元。然而近日,据央视新闻报道,不到两年,花大成本修缮的文保院落遭遇“改头换面”。很多商业消费场所进驻改造院落,剩下的文保院落里,仅有3处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天水古城一处建于明清时期的文保院落,被改成日式风格餐厅。还有文保院落加盖了彩钢厨房,精心修缮过的柱子上钉着指纹打卡机。文保院落违规装修、添建变为餐厅以后,防火风险也随之增大,火灾隐患比比皆是。

古城是地方历史文化的外在体现,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好古城保护,对历史文化传承意义重大。由于不少古城已经消逝在城市更新扩张的过程中,那些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城愈发珍贵,有必要得到更好的保护。资料显示,天水古城是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时期居民院落群,是伏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

保护古城,既要注意让来自古人的生活中文物“活起来”,也要努力实现现代文明与古城、古迹、古建筑的互融互生。有人类活动,才有城市文明,古城拥有“烟火气”,是保留古色古香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保护古城这项事业中,我们不必排斥活化利用。但是,任何古城的活化利用都要有边界,都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原则规范。

近年来,一些古城大搞轰轰烈烈的开发,动辄引入与古城面貌不相和谐的商业设施,“古城不古”屡遭游客吐槽。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古城保护项目从一开始就走偏了方向。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机构以保护之名,过度进行商业开发,颠倒了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主次关系。在一些开发者眼里,好像戴了一顶“活化利用”的帽子,就能为所欲为,背弃文物保护的要求。一些古城经由房地产商开发建设,文物保护成了房产销售的附属品。

千篇一律的商业开发,还会让人对古城产生审美疲劳。一些古城经过开发以后,吃饭、逛街都遵循相似的模式,卖着一样的小吃和工艺品,播放着一样的音乐,而古城原有的地方特色则荡然无存。参观一圈下来,真正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古城遗产屈指可数。

古城建筑历经沧桑,本来已经十分脆弱,中国传统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样式,也对防范火灾提出了更高要求。据报道,天水古城的文保院落中还存在遮挡消防设施、木结构缠绕易燃物、私拉电线等问题,这些隐藏在细节里的火灾隐患不容放过。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古城的核心魅力在于历史文化。古城的城墙、城门、街巷、庙宇,一步一景,无不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古城保护不仅要保护建筑实体,也不能忽略无形的文化遗产,要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艺术、手工艺进行挖掘和保护。只有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才能让文物焕发时代活力,把“看不见的历史”展示在世人眼前。

目前,天水市委、市政府回应称,将在前期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对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台账、限期整改销号。除了排查整改,当地还应重视公众参与,充分发动游客、市民、文保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定期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传,确保整改效果的持续化、长期化。

古城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古城保护只有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才能传承好历史遗产,守住文化根脉。(王钟的)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中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2018864号-26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